夏季高温天气,户外电缆的选型、敷设建议
夏季高温天气,户外电缆的选型、敷设建议
夏季高温天气对电缆的选型、敷设及运行维护都提出了更高要求,若不加以重视,极易引发安全隐患甚至事故。以下是具体影响及应对措施:
一、高温对电缆性能的影响
1.导体电阻增大
金属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(铜:温度每升高1℃,电阻增加约0.4%)。


后果:
线路损耗增加(发热量∝I²R),加剧温升;
电压降增大,影响末端设备供电质量。
2.绝缘材料加速老化
高温会加速电缆绝缘层(如PVC、XLPE)的氧化反应:
PVC绝缘:长期超过70℃会变脆、开裂;
XLPE绝缘:超过90℃寿命显著缩短(“10℃法则”:温度每升高10℃,寿命减半)。
3.载流量下降
电缆允许载流量需根据环境温度校正(参考IEC 60287标准)。
示例:
40℃时载流量可能需降至额定值的87%,50℃时甚至需降至70%左右。
二、敷设环节的关键影响
1.土壤热阻系数升高
夏季干旱导致土壤干燥,热阻系数增大(潮湿土壤:1.0 K·m/W→干燥土壤:2.5 K·m/W以上)。
后果:直埋电缆散热能力下降,载流量需进一步降低。
2.空气敷设散热恶化
桥架/管道内电缆:
阳光直射使桥架表面温度达60~80℃;
密闭管道内空气对流差,形成局部“烤箱效应”。
3.电缆变形风险
高温下电缆护套软化(PVC软化点≈80℃),在支架或管道转弯处易受压变形。
三、选型与敷设应对策略
1.电缆选型优化
选用耐高温型号:
优先选择XLPE绝缘(允许90℃)替代PVC(70℃);
特殊场景采用硅橡胶电缆(180℃)或矿物绝缘电缆(MI,250℃)。
增大导体截面:
按高温环境校正后载流量选择截面,通常需比常温设计增大1~2级(如50mm²→70mm²)。
护套材质选择:
直埋用电缆选防白蚁、耐腐蚀型(如PE护套);
户外敷设选抗紫外线材料(如黑色耐候型PVC)。
2.敷设方案调整
控制敷设深度:
直埋电缆埋深≥0.7m,避开高温浅层土壤;回填土掺合细沙改善散热。
改善通风散热:
桥架敷设:
选用带散热孔的托盘式桥架;
多层桥架间距≥300mm;
避免紧贴高温管道或墙体。
管道敷设:
塑料管(PVC/PE)替换金属管(金属吸热更强);
管道填充率≤40%,预留散热空间。
避免高温热源:
远离热力管道(间距≥1m),交叉处设置隔热板。
敷设时段选择:
避免正午高温时段施工,防止电缆护套硬化前变形。
3.运行维护措施
动态负载管理:
高温时段限制非必要负荷,避免电缆过载。
红外测温巡检:
使用热成像仪定期检测接头、终端头温度(温差>10℃需预警)。
土壤保湿:
直埋区域覆盖保湿材料(如碎木屑),减少土壤干裂。